由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道德科学研究院与英国威尔士大学联合举办的“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品德教育”中英系列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21世纪的人才品德素质展望、半个世纪以来品德教育的回顾与反思以及传统文化对21世纪人才品德教育培养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与会专家学者肯定了伦理道德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格健全的积极作用。他们一致认为,青少年作为人类未来道德的主要承担者和希望,其品德培养问题无疑是社会道德及道德教育讨论中的核心与焦点问题。尽管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上都存在差异,但是由于各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共同或者相似的道德问题,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问题、高科技社会中的人格健全发展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这些共同的现实道德问题使得各国间彼此的学术交流和沟通成为十分必要的,并且可能成为积极而富有成效的长期性活动。
与会学者还从不同角度对半个世纪以来本国道德教育实践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英国学者指出,西方社会在本世纪尤其是五十年代中期以来,道德教育中出现了工具化、技术化、外在化的弊端:人们过分注重道德技巧、技能的训练并以之取代对于绝对性道德原则、道德价值的教育;人们倾向于把道德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因而忽略了对人自身德性品格的培养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在西方多元化社会中,道德教育中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盛行,个体的自主自决往往转变成个人放任主义。这些倾向使得道德教育失去其现实影响力,尤其对于青少年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学者就传统文化与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他们分别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如传统理欲观、传统义利观、传统孝道、中庸思想、孔孟人格思想、道家人论、墨子节俭思想、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等作了历史的溯源考察,并且对其基本内涵、现代价值以及其在未来人才品德教育中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揭示。
在论及21世纪对人才道德素质的要求时,各国学者见仁见智,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中国学者指出,未来人才道德素质的要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日益发展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道德教育中尤其应当培养青少年具备爱国主义的情感和信念、正义感、自觉的公德意识和行为。瑞典学者认为,在高科技社会中要重视道德责任的教育,要使学生较早熟悉技术并了解其工作原理,学会通过推理和想象来考虑技术工程的长远影响;同时,要加强情感教育,使人们能够自觉致力于技术社会中人道的和保护环境的活动。日本学者认为,在利己主义极端扩张的现代文明中,应提倡以“自他共存,调和协调,共尊共生”为理念的“地球伦理”教育。